|
作者是一位無神論者,但在經歷過某些遭遇,接觸過一切宗教性經驗後,他動搖了,原本堅定的無神論信念差一點點就放棄。他看到原來在宗教裡,存有著如此多值得令人學習和借鏡的地方。但這些美好的事物,是否只屬於信徒們所獨有,非得要信教後才能接受?作者認為不竟然。那身為一位無神論者,不追隨宗教理義的信條,那些值得令人省思的故事或價值觀,除了信教和放棄外,是否有其他折衷的方法可以選擇呢?
而且如果不喜歡宗教的東西,將失去了很多可以欣賞的東西。根據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料,宗教性的景點佔了大部份的名額。畢竟宗教性的建築物存在已久,動不動便是千年百年起跳,音樂、文學、繪畫、雕刻都在為宗教服務的時代下,神殿、教堂、宮廟、寺院集所有的藝術大成於一身,若不喜歡宗教,是於也要等同於不喜歡因宗教而誕生的藝術品?
不少無神論者覺得信仰者心胸很狹隘,心中只有自己的神,將所信事物視為唯一真理,而在不去瞭解或認識的情況下,將外教則視為異端或邪教,隨意的貶低他人,抬高自己。反觀回來,無神論者這樣又與這類的人無異。只因他者與自己的理念不同,便全然的否定掉別人,這是相當不智且不夠客觀的。那無神論者是否要繼續帶著偏見的步伐走下去?其實不用。作者拋磚引玉提出了幾個觀點,鼓勵無神論者放下執著的堅持,努力去找尋,存在宗教裡的寶貴的事物,唯有向宗教學習,將其擷取出來後,才能轉換為無神論者可使用的,也是專屬於無神論者的。
比如無神論者都是單槍匹馬的抨擊宗教,但一個人的能力非常薄弱,教徒們只要出來一人吐一口口水,就可以將人給淹沒了。這點上,宗教將團體的力量展現的無庸置疑,完全表現出其團結力量大的精神所在,靠著健全完善的體系在運作事情,由上至下推行同一理念,好過都是獨身一人孤軍奮戰的無神論者。在力量分散的情況之下,無神論者對於宗教人士當然是不痛不癢無關緊要的。文宣出版一下,電視放送一下,立馬就將「多餘的聲音」給掩蓋掉。
作者還鼓勵無神論者要建立自己的儀式。其實不論信不信宗教,或信不信神,大多數的人都還是活在「宗教性」的生活中。比如吃蛋糕要先許願,許完願要吹蠟燭,這些都是一種類宗教儀式的行為;人今天會覺得幸不幸運,運氣背不背,這些都是「宗教性」的思想,因為唯物的世界是不會有這些巧合的成份在。人自以為可以超然活在沒有宗教的生活之中,其實點點滴滴還是有著宗教性的元素滲入生命之中。
不過作者說了這麼多,如果真要造著執行的話,這就不只是無神論2.0這麼簡單了,根本就是變相的宗教,是宗教Ver. 2.0,搞到最後還是宗教呀!而且另類的宗教也早已出現,比如說在台灣很經典的一句話-「先別說宗教了,你聽過安X嗎?」,早就以宗教的方式在運作了,在BBS上安X還被鄉民戲稱為安X門(意指一個宗派),他們將宗教的團體組織這一特點吸收的很完整,發揮得更是有過而無不及。看來作者的理念,早已用另一種行為模式達成了。這樣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呢?
我只能說,與其講不喜歡宗教或不相信有神,更應該講不喜歡被強勢傳教或被詛咒不信神則下地獄吧!面對這樣的信徒,怎能叫人去喜歡宗教或喜歡被這群人所信仰的神呢?
作者在TED有演講-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alain_de_botton_atheism_2_0.html,有中文字幕和多國語言字幕可以切換。可以聽聽看作者如何現身說法。
0 意見 :
張貼留言